關于膜結構建筑的文化回顧
日期:2017-08-30
分享至:
膜的最高本性就是自由和透明。奔行的阿拉伯馬征服了廣袤空間,而帳篷則為牧人和戰士提供臨時家園。這些元素打開了閉抑的生活,賦予它自由的活力。帳篷又是透明的,它的四壁可以打開和卷起,由此獲得敞亮和通透的特征。而這是自由的另一種屬性——把生活置于開放的平臺。膜是人和自然持續交換的最佳介質。
為了響應膜的哲學,德國建筑師奧托(Frei Otto)于1967年在蒙特利爾世界博覽會上建造的德國館,猶如一個龐大的帳篷群落,是按蜘蛛網仿生原理設計的網索支撐體系,其上覆蓋半透明的膜1。1972年的慕尼黑奧運會體育館沿用了這一結構,但它全部由有機玻璃組成,玻璃的薄脆性跟拉吊的柔韌性發生了巧妙的組合,令建筑物呈現出純凈明快的氣質。戰后德國一直在清洗自己的納粹色彩。柏林新國會大廈,一個龐大的玻璃織體,響應著膜結構的開放母題,跟慕尼黑的帳篷彼此呼應。它放射出的水晶光芒,詮釋了一個高度透明開放的社會。
北京也在利用膜結構展開權力敘事。為奧運比賽而造的國家游泳館(水立方),據說是世界上最大的膜結構建筑,外表完全采用膜組織,以臨摹水體文明的特征。整個筑體由3000多個形狀各異的氣枕組成,覆蓋面積達10萬平方米。氣枕可以通過充氣管線充氣,隨時幻變為“氣泡”。只有2.4毫米厚的膜結構氣枕,像一層細膩的皮膚,溫柔地裹住矩形建筑,猶如比玻璃更會呼吸的皮膚,以接納更多的陽光和空氣。但水立方未能完成對傳統建筑造型的超越。盡管它在黑夜里可以自體發光(由此免除了外部泛光照明),卻仍是一種善于表達權力的矩形(立方)物,沒有離棄閉抑呆板的秩序本性。它不過是一只被光柔皮膚包裝過的黑舊匣子而已。
上一篇:?昆山市體育中心游泳綜合館膜...
下一篇:ETFE膜結構丨校園ETFE...